刷手支付来了!刷脸支付已OUT?亚马逊申请掌纹识别新专利
星座与风水
手相面相
2019-12-28 22:41
2130
只看大图
刚在新浪微博上看到一条热搜信息,“刷手支付来了”。愣了一下,心想刷(手)手(刷)支付不是早就已经有了吗?都泛滥了,还来啊!再仔细一看,是我自己看错了,原来是自己刷手看成了手刷。
刷手支付来了
根据视频报道内容显示,12月26日,美国专利商标局发布了一项来自亚马逊的专利申请,该专利是关于一种非接触式扫描系统,该系统将不再通过脸部来识别人,而是通过与手掌相关的特征来识别人,例如像皱纹和静脉这种。
虽然申请文件并不意味着亚马逊肯定正在开发这种技术,但根据《纽约邮报》 9月份报道内容,亚马逊目前正在测试一项技术,该技术就是让Whole Foods的顾客在结账时,通过扫描手部进行付款,而不是刷卡。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实现,那么亚马逊很大概率会在Amazon Go无人零售商店中使用它。并且,根据资料显示,该应用程序的许多发明人都是属于Amazon Go事业组的,包括公司的负责人Dilip Kumar,他是Amazon Go的技术负责人,也是亚马逊实体零售计划的副总裁。
这份文件,可以看出亚马逊在实体店购物技术方面的未来发展方向。但是,使用生物识别技术识别来进行人的识别,其实存在很大的争议。从其Alexa语音助手到Ring家庭安全工具,亚马逊已经因为一些产品涉及到隐私问题而受到诟病和审查。
对于这个方面,亚马逊发言人不予置评。
什么是掌纹识别?
当亚马逊的刷手支付新闻冲上热搜的时候,网友认为还没开始刷脸支付就OUT了!事实上,无论刷脸支付还是刷手支付,本质上都是同一类支付方式——生物识别技术应用。
2019年1月,亿欧网在《2019年科技新趋势:生物识别技术将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的文章中,就写到了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2019十大科技趋势”,涵盖了智能城市、数字身份、自动驾驶、图神经网络系统、AI芯片、区块链、5G等领域。可以预测到,AI依然是2019年科技界最热的方向。
AI技术虽然发展最热,但比它更快进入成熟阶段的是生物识别技术。当时,达摩院就认为,2019年,生物识别技术将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过去几年,绝大多数人都开始习惯出门不带现金,而未来,不带身份证走遍天下的时代也将到来。其中就有提到掌纹识别。
掌纹是指手腕与手指之间的手掌表面上的各种纹线特征,如主线、皱纹、细小的纹理、脊末梢、分叉点等。掌纹的形态由遗传基因控制,即使由于某种原因表皮剥落,新生的掌纹纹线仍保持着原来的结构。每个人的掌纹纹线都不一样,即使是孪生同胞,他们的掌纹也只是比较相似,而不会完全一样。并且在低分辨率和低质量的图像中仍能够清晰的辨认。
除了掌纹识别,还有哪些生物识别技术?
查询百度百科,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指静脉、人脸、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人类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人类的生物特征通常具有可以测量或可自动识别和验证、遗传性或终身不变等特点,因此生物识别认证技术较传统认证技术存在较大的优势。
生物识别系统对生物特征进行取样,提取其特征并且转化成数字代码,并进一步将这些代码组成特征模板。由于微处理器及各种电子元器件成本不断下降,精度逐渐提高,生物识别系统逐渐应用于商业上的授权控制如门禁、企业考勤管理系统安全认证等领域。用于生物识别的生物特征有手形、指纹、脸形、虹膜、视网膜、脉搏、耳廓等,行为特征有签字、声音、按键力度等。基于这些特征,人们已经发展了手形识别、指纹识别、面部识别、发音识别、虹膜识别、签名识别等多种生物识别技术。
根据美国咨询机构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的统计,全球生物识别市场规模将于2020年增长至233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速为15.7%,生物识别市场正处在快速增长中。
根据美国智库Acuity Market Intelligence发表的《生物识别的未来The Future of Biometrics》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结构中,指纹识别份额达到58%,人脸识别的份额为18%,紧随其后的是新兴的虹膜识别,份额为7%,此外还有与指纹识别类似的掌纹识别,以及声纹识别和静脉识别等。
根据美国智库Acuity Market Intelligence发表的《生物识别的未来The Future of Biometrics》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结构中,指纹识别份额达到58%,人脸识别的份额为18%,紧随其后的是新兴的虹膜识别,份额为7%,此外还有与指纹识别类似的掌纹识别,以及声纹识别和静脉识别等。
结语:
中国生物特征识别行业最早发展的是指纹识别技术,基本与国外同步,早在80年代初就开始了研究,并掌握了核心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比较成熟。而中国对于静脉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生物认证技术研究的开展则在1996年之后。1996年,现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谭铁牛入选中科院的“百人计划”,辞去英国雷丁大学的终身教职务回国,开辟了基于人的生物特征的身份鉴别等国际前沿领域新的学科研究方向,开始了中国对静脉、人脸、虹膜等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研究。
所以,小伙伴们不要一惊一乍,看到亚马逊拟申请手掌识别技术以为刷脸支付就OUT了!实则不然,因为无论刷手还是刷脸,本质上还是属于生物识别技术。只是,我觉得吧,支付的方式确实越来越多,但能剁手的钱却越来越少!
-【end】-
本文内容根据:新浪微博梨视频、亿欧网、新浪科技、百度百科等资料整理而成。 |
|
收藏
(
0
)
打赏
-
支付宝扫一扫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