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易》提到八卦。《说卦传》第十章:“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这一段话就讲到八卦的简象(三画卦),而且这段话还是关于三画卦是怎样演绎出来的论述。
2.《周易》没有在书中画出阳爻、阴爻之象,主要原因是,在周易模型失传之前,人们用周易模型配合书籍,模型上画有八卦,卦由爻组成,而上层人士几乎天天要用到此模型(来解释一切,指导一切活动),故书中不写爻的符号(不会影响到人们对爻的理解)。
但《周易》明确提到爻的概念。《系辞》:“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这是指用天盘之卦与地盘之卦相重叠,再利用归藏演绎原理演绎出各重卦的六个爻。对于如何演绎,昨天我在回答“悟空问答”时作过详细介绍,但此文后来被头条的小编删除,今后我再也不会在头条重复解释这问题。若想知道其中的来龙去脉,请参看拙著《中国古代宇宙理论研究》。
3.说《爻辞》用数字表示,这个说法不准确。应当说,重卦的六个爻后面,用9数表示阳爻,用6数表示阴爻(“乾元用九”,“坤元用六”。乾为阳,故阳爻用9数;坤为阴,故阴爻用6数)。然后,从第一个爻至第六个爻分别用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来加以区分。某爻若是阳爻,则冠以九数。例如,重卦震卦初爻为阳爻,故称为初九。某爻若是阴爻,则冠以六数。例如,重卦震卦二爻为阴父,故称为六二。
在各爻之后,附有《爻辞》,这是古人利用归藏演绎原理抽象和演绎出来的文字的堆砌,昨天的文章也有详论(惜被删除)。离开周易模型和归藏演绎原理,《爻辞》就是天书,永远无解。
总之,《周易》一书是周易模型的演绎成果,离开这个模型,《周易》无解,这也是易学最终陷入玄学泥潭不能自拔的原因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