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从《连山》《归藏》进化而来,这种进化是基于认识上的进化,若仅对卦像本身而言,六十四卦的像并无任何改变,但由于认识阶段上的差异,这三种易中所採用的卦名略有不同,对事物观察的角度也各有侧重。《连山》侧重事物即时看到的情状,即事物正处静态时的情况,故其起首卦是代表静止的“艮”卦,而冠以《连山》之名,也代表着当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水平。
后来人们发现,世间事物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迁移或季节的变换,这些事物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例如种子变成了草木,动物交配后培育出了后代等等,根据这些现像,人们发现了自然还俱备各种内在的动力,而能全面完美代表这种自然内动力的卦像就是“坤”卦,并总结出了这种自然内动力的各种规律,于是以坤卦为首的《归藏》就应时而生了。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实际就是要依据坤卦所显示的规律处理各种事物。
后来人们又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和认认,获得了更进一步的体验,事物并非只能按照纯自然的法则运行,很多事物经外部干预后,会改变其原有的运行轨迹,使其运行能够按照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这一认识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周文王总结出了这些外力干预的规律,并演成以能完美表示外力干预的特质及规律的“乾”卦为首的《周易》。
由上可知,《周易》是易经的集大成者,她的内容已经包含了《连山》《归藏》的要旨,只需知道易卦成像六要素的原理,任何一卦只要见其卦像,即可知《连山》之解,亦可知《归藏》之解,当然《周易》之解也在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
总括连、归、周三易的进化及所阐明的规律性,已包含了世间一切的事物,其对人们的一切社会话动具有指引的作用是不言而愈的,比如乾卦指明了一个人从学童成长到人生最高境界的处事方法;坤卦则说明从受精胚胎发育成儿童的自然进程,益卦又以用人的角度提出了识人的方法及用人注意事项,师卦则展示征战本质、至胜的方法和奖赏的条件,如些等等,总之,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均有特指,且都把规律和操作要点说得一清二楚,人们只须按卦而行即可达到目的或改变处境。由于这些规律的存在及不可变,见卦测事便成为可能,于是易经占卜由此产生,但占卜确属易经之小用,若把这些小用视为易经的全部,那真就是管窥之见了。
可能批判我的读者,我再次说明,我已从根本上放弃了《十翼》的观点,因为由这些观点产生的数百家学说,已经把易经弄得越来越无解了,我不会再陷入这些无谓的解释中。我寻求的是千古规律,而不是千古鸡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