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
立夏,标志着天地万物由“生”到“长”的一个转折,天地万物由此进入到一个最辉煌的时空。
中国人讲究节气,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从这一天开始,昼长夜短
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在这里提醒朋友们,从运势角度来看,立夏也是人们旺运的好机会。
庚子年立夏运
自立夏节气后,正式进入庚子年,辛巳月。
5月5月立夏:庚子年 辛巳月 戊申日
这个月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容易不安于现状,头脑中会冒出很多新鲜的想法,对于依靠才能、特长、技能和创意为生的朋友来说,非常利于才能发挥。
但这个月也容易不踏实,人浮于事,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头脑风暴和思想上的盛宴后,还得归于实际,白猫黑猫,能抓住耗子的才是好猫,所以这个月切忌头脑发热而做一些决策,也很容易冲动行事。
这个月在处理感情问题上,多容易拖泥带水,感情暧昧不明,最要注意的就是要勇于面对自己的内心,而不是一味地逃避,一而再的逃避反而会错过缘分。
对于恋爱中的朋友则要注意专一,自己的沾花惹草会带来钱财损耗或者名誉影响。
这个月还会有娱乐群的大瓜,关于感情婚恋方面。
立夏三候
一候蝼蝈鸣
蝼蝈,小虫,生穴土中,好夜出。一名蝼蛄,一名石鼠,一名螫(hú)。各地方言之不同也。
《淮南子》曰:“蝼蝈鸣,蚯蚓出,阴气始。而二物应之。“蝼蝈鸣指的是开始听到蝼蛄在田间的鸣叫。
二候蚯蚓出
蚯蚓即地龙也,一鸣曲蟺。《历解》曰阴而屈,乘阳而伸,见也。指蚯蚓出土。蚯蚓是钻在土壤中生活的软体动物。冬季时,蚯蚓会在土层中冬眠。
到了立夏,土壤也升温高,水分增加,土壤潮湿、松効,蚯蚓柔软的身体便可以在松软的土壤中活动了。
三候王瓜生
《图经》云王瓜处处有之,生平野田及墙垣,叶似栝楼乌药,圆无丫,缺有毛,如刺蔓,生五月,开黄花,花下结子,如弹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细而多糁,又名土瓜,一名落鸦瓜,今药中所用也。
立夏运气
今年立夏节,值庚子年二之气,庚子年中运为金运太过,金太过则克木,导致木弱而生发无力,全年气候偏燥,然二之气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厥阴风木,木生火,万物可行舒荣之化。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认为:立夏小满二节。地下封藏的阳热,由升而浮,则成夏季。立夏以后地面阳热较多。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言:“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立夏标志夏季已经到来,阳气进一步生发,从春温逐渐转为夏热。夏气通于心,是调理养护心火系统最佳的时间
五行相生,心火生脾土。脾主运化水谷水液,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阳充足人体的供养就有来源。脾胃运化正常,升降有序,利于人体恢复巩固正气。
去年暖冬,封藏不足,春季肝木生发无力。肝木生心火,顺天应时调养肝胆才能更好地长养心火
面对今年全球肆虐的疫情,我们积极面对正应如《黄帝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反过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自身的正气充足,抵抗力、免疫力、自愈力才会提升,才能够无惧病毒侵袭。
故立夏时节我们宜强心健脾,补肾益肺,兼顾调理肝系统
立夏养生
1. 保护心脏
位理学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心为五脏六腑之主宰。夏季心阳最为旺盛,立夏之后,气温升高,人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而且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与心血管病关系密切的钾元素以及其他人体微量元素易随汗液流失。所以,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做好自我调节,重点关注心脏保养。
2. 早睡早起,重视“静养”
立夏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视“静养”。因为立夏后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立夏养生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避免运动过后大汗淋漓,“汗”出伤阳。
3. 饮食进补
在饮食调养方面,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
常说夏天是“苦夏”,为什么称为苦夏,也是因为夏天多吃“苦”味的东西有利于五脏六腑的“五行”运作。
  •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 打赏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