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又称昆仑虚,被誉为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
关于它的神话传说很多,妇孺皆知的《嫦娥奔月》、《西游记》、《白蛇传》等都与昆仑山有关,是产生中华民族神话传说的摇篮。
相传昆仑山的仙主是西王母。根据《封神演义》记载,三清之一,阐教教主元始天尊的道场玉虚宫也坐落于昆仑山。
另外,它也是人文始祖伏羲的王都。
但是现实中,昆仑山到底在哪,没人能说得清楚。
根据顾颉刚的研究,人们对于昆仑山的认识有两个方面:
一是,先秦典籍记载神话中的昆仑丘。
《山海经》中关于昆仑山的记载: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大荒西经)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海内西经)
后人认为,记载于《山海经》、《淮南子》等先秦文献中的神话传说中的天柱昆仑山即阳城析城山。
二是,汉后地理上认证的昆仑山。
《史记·大宛传》中记载:“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张骞认为:于阗(新疆和田)流出的河流就是黄河的源头,河中多玉石(可见和田玉就是那时开始出名的),而另一方面,汉朝之前的地理认识是,黄河源出昆仑山,但是这个地理认识是来之远古祖先的神话传说中流传下来的,具体地点在哪里不清楚,于是汉武帝根据张骞的见闻,就把和田河的源头山脉命名昆仑山。这自然是误解。
第一种认识,是后人的推论。第二种认识,是汉武帝的认定。后人的推论自然很难影响皇家,因此也不会把陵墓选择在那里。至于汉武帝的认定,因为位置太过遥远,也不可能把陵墓选在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