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真的被吓到了,道具组以后每人每天午饭都加个鸡腿
--------------------------------------------------------------------------------------------------------------------------------------------
下面说说该剧的一些小细节。
一不留神写了一大堆,多图预警。
第1集开头是表现胡八一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场景
越军和我军的装备,军服,头盔基本没什么问题,可这头盔上的伪装网显得有些画蛇添足。
无论是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还是后来的两山轮战,我军的头盔上都没有出现类似的网状伪装物
胡八一回到北京和王胖子会师。街头上出现了80到90年代中国大城市常见的高级轿车苏联产伏尔加嘎斯24型。
背景还出现了一辆蓝色和淡黄涂装的老式公交车。貌似是北京客车四厂的BK670G型,不过印象里,这种型号得公交车应该出现在90年代的北京而非80年代,而且也不是这种涂装。
--------------------------------------------------------------------------------------------------------------------------------------------
第2到第3集中,装备单发猎枪的英子
其装填方式让人想到美制winchester model 37型霰弹枪。不过这种结构相对简单的猎枪国内私造的很多,基本说不上型号名称来。这几年国内警方收缴的猎枪中有不少都有类似的,比如。。。
这种自造猎枪在80年代曾广泛被国内的护林员使用。
同样是在第2集里,胡八一王胖子英子在捧月沟附近发现了几具日军遗骸,胡八一在他们身上找到了一个名叫“軍隊手牒”的小本本
这个所谓的“軍隊手牒”,在旧日本帝国时期就类似于士兵的身份证+履历本+记事本。
现在学者搜集侵华日军罪证,一项重要的物证就是当时日本普通士兵使用的“軍隊手牒”。胡八一就是通过阅读此物才大致知道了这些遗骸的身份和来捧月沟的目的。该剧这个细节做的很好。
--------------------------------------------------------------------------------------------------------------------------------------------
第3集到第4集中,胡八一王胖子和英子为躲避大粽子的追杀跑到关东军的要塞里,发现里面堆满了各种武器。
九二式步兵炮(防盾貌似有点问题)和九二式重机枪这些老生常谈的自不必说,做的都不错
还有被王胖子翻出来的三八式步枪,还强调是涂过油的
日军的三十一式饭盒,还原的也很好
不过防毒面具是个BUG,这个既不像日本海军的九七式防毒面具,也不像日本陆军的九五式防毒面具,更像是我军曾装备的64式防毒面具
国产64式防毒面具
日本陆军装备的95式防毒面具
日本海军装备的97式防毒面具(注意,这是1937年淞沪会战时期的日本海军陆战队)
王胖子拿着三八大盖跟英子吹牛的时候,胡八一找到了满满一整箱子子弹。子弹被封装在好多纸盒子里。仔细看弹药纸盒子上的字,是“百式銃實包 五十發” 意思就是百式冲锋枪用的弹药,容量50发。这里需要说一下,日军用的8毫米南部手枪弹的弹药纸盒,容量一般是50发和15发。配发冲锋枪的一般是50发一盒,配发手枪的一般是15发一盒。且盒子上会注明所属枪支。步枪和机枪弹药也是一样。比如。。。
这里是与史实相符的。
不过还是有一些小小的破绽。
比如,包装上的标签不光要写上弹药种类,数目,还应该写明生产日期等重要信息。另外,日军手枪子弹在纸盒里的排列方式是头尾交错放置(见上图中的十四年式手枪弹药包),但剧中的南部手枪弹排列方式是。。。
不过这些都是无伤大雅的小节。
找到了百式冲锋枪的枪弹,胡八一又找到了真正的百式冲锋枪,然后一人发一把。这里道具做的很赞。
胡八一又找到了不少手榴弹。这种木柄手榴弹日军也曾装备不少,就是按照德国M24手榴弹研制的98式木柄手榴弹。
总体而言这一集对关东军要塞的表现还是非常真实的。
--------------------------------------------------------------------------------------------------------------------------------------------
第5集中,捧月沟的大墓被付之一炬的时候出现的金面具
对比一下内蒙古辽代陈国公主墓里出土的驸马爷萧绍矩的金面具(虽然小说和影视剧里都说捧月沟里的是金代墓地)
然后,胡八一和王胖子拿着从古墓里取得的两块玉去见大金牙
大金牙不愧是多年混迹于古玩市场,立刻就把两块玉拼成一件玉带扣
古玩市场上出售的辽金时期玉花鸟带扣,本人对古玩什么的不甚了解,不过貌似现在的古玩市场上历代的玉带扣都有很多。
挖到第一桶金的胡八一和王胖子开心地在涮锅店里吃涮羊肉。
注意看两人前面摆放着的啤酒瓶子,上面的标签不是今日常喝的燕京啤酒,而是北京啤酒
80到90年代,北京市民喝啤酒基本就是五星啤酒和北京啤酒两样。那时燕京啤酒还远没有今日流行。北京啤酒经常贴着白底商标,所以那个年代的北京人经常亲切地称北京啤酒为“老白牌儿”。片中的绿瓶子符合历史,但黄底方形的北京啤酒标签在当时却不多见。--------------------------------------------------------------------------------------------------------------------------------------------
第6集中,在火车上胡八一对王胖子回忆起他70年在昆仑山当兵遇到的惊悚事件(即遇到火瓢虫)
当时身为班长的胡八一和他的一个兵小栾开车行走在昆仑山的冰天雪地中。仔细看这辆卡车,应该是二汽生产的东风EQ120型卡车。
值得一提的是,东风EQ120是1978年才下线的,此时距胡八一所说的1970年还有8年时间的距离,况且,东风EQ120是民用型卡车,军方貌似并未采用。如果是解放CA10 应该更合理些。
估计是剧组找不到合适的老军车了。
经常在雪地里开车的司机朋友应该不会对防滑链陌生,这一点剧组也考虑到了。
不过仔细看车上的牌照,貌似是92式军用牌照,不应该出现在70年代。
90年代初期广泛使用的92式军牌
70年代我军军用车辆上的牌照应该是53式。是这个样子。好吧,貌似有点鸡蛋里挑骨头了。。。。。
两人穿着当时普遍装备的65式军服冬装。
这一点与历史一致。
仔细看二人脚上穿着的皮鞋。
当时的65式军服冬季常服也部分配发了用于冬季的翻毛皮鞋。这个细节应该点赞。
后来胡八一跟随考古队来到昆仑山,留守兵站的军官和士兵和护送他们的士兵身上的军服与胡八一回忆里的军服基本一致。此时应该是85年前后,这个时代解放军普遍配发的军常服应该是老的65式以及由此衍生发展的71,74,78式军服,基本与老65差不多。
--------------------------------------------------------------------------------------------------------------------------------------------
第7集里,众人走进昆仑山裂缝里寻找九层妖楼
四周的崖壁上刻满了精绝国的文字鬼洞文。
仔细看这个所谓的鬼洞文,与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佉卢文(一种发源于波斯印度地区的古文字)一致。
当年中日考古队在尼雅遗址发现的佉卢文残卷和木椟。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的尼雅遗址确实是精绝古国的故地。看来道具组在这种重要的细节上真的很用心
--------------------------------------------------------------------------------------------------------------------------------------------
第9集里,胡八一王胖子来到新疆小镇上为寻找精绝古城做准备。在当地找到了一个向导
因私自代领外国人进沙漠而被拘留的活地图安利满和当地派出所民警。
先说安力满,个人感觉王永泉扮演的唯妙唯肖。虽然剧中被改成了汉族人,但其行为举止和普通的维族大爷相差无几。尤其是头上的那顶毡帽和身上穿的行头。
这是50年代新疆土改时期普通维吾尔农牧民的装束。
再有派出所警察穿的是7,80年代普遍使用的72式警服藏蓝色冬装。
--------------------------------------------------------------------------------------------------------------------------------------------
在第10到第11集里,考古队为躲避沙暴来到一处废弃的房屋。在这个房屋里又发现一尊巨瞳石人像。
可以看出来道具组在设计制作时参考了新疆和中亚地区的草原石人像(突厥人遗物)
--------------------------------------------------------------------------------------------------------------------------------------------
在第13集里,考古队发现了姑墨王子墓。
考古队在墓道门口发现蒙在门上的干牛皮。这一细节忠实于原著,同时也是有考古学依据的。
当年新疆考古研究所在发掘小河墓地的时候,就发现几乎每个棺木外表层都蒙着一层干牛皮,据说这个有防潮的功效。
最让人惊艳的的还是墓室里的壁画。
这些壁画风格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新疆克孜尔石窟里的壁画,很有代入感。
同时也参考一下当年在尼雅遗址发现的真正的精绝国壁画画风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壁画里出现的蒙面的精绝国女王形象
对比一下尼雅遗址出土的精绝国王与王后(疑似)合葬棺椁
棺椁内的男尸和女尸面部都蒙着华丽的织锦。
---------------------------------------------------------------------------------------------------------------------------------------------
另外从第9集开始的精绝古城考察之旅,看看考古队的装束
对比一下80年代末中日联合考古队挖掘尼雅遗址时的装束
-----------------------------------------------------------------------------------------------------------------------------------------------
在第15集里,胡八一王胖子带着考古队终于走进了拉格拉玛山谷,却发现山谷里横七竖八的躺着几具苏联人的尸体。
是这样的。
仔细一看,这个苏联人死前穿的应该是80年代苏军士兵的夏季轻便常服。
探索精绝古城的故事应该发生在80年代左右,此时如果有苏联探(dao)险(mu)队出现在新疆沙漠,穿着苏式夏季军常服应属正常。此时苏军士兵在阿富汗的穿着与电影里的大体类似
1986年驻军阿富汗的苏联士兵。
80年代早期驻军阿富汗的苏联士兵。
唯一不同的是电影里的苏联人死前戴着鸭舌帽和防尘巾
再看看这个。
苏联人死前脚上穿的军靴
有点类似于80年的苏联的伞兵用短靴
当然,我不确定一定就是这玩意,但起码看上去比较相似。道具组还是用了心的。
还有王胖子在苏联人背包里发现了炸药
不知道苏军炸药包装纸有没有这样印刷的。但看起来这个的确类似于苏军常用的TNT炸药包装
不过,也有BUG。有知友说枪的细节做的好,可在这集里却露出了小破绽
懂些枪械常识的朋友应该看出来了,这支所谓苏联产步枪上有折叠的三棱刺刀,且准星护翼是全包护环式,这应该是把国产的56式自动步枪(量产时被称为冲锋枪)
苏联自产的AK47是有刺刀座可拆卸刺刀,且准星护翼为两侧半包式
不过考虑到80年代中苏关系尚未解冻,几个苏联人能堂而皇之地携带苏制AK系列步枪进入中国,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其实这支苏联探险队携带56式反倒是更合理些。
另外呀,王胖子携带的那支猎枪我一直不明白是什么型号。
看外形有点类似美制Winchester 37式单发霰弹枪。但仔细看又不是,有懂行的朋友吗?求解啊,难道也是私造猎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