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印,是人类生存的保障,是必须从小接受的生活技能,也需要世代传承下去。每个人都要尽可能接受教育,并且要活到老学到老,因为社会总在进步,科技日新月异,不学跟不上时代发展。比如现在不会用微信的中老年人,就有落伍之象,尽管很多人是因为习惯主观排斥不想用。
教育分为两个方面,教和育。教是接受传承,学习知识;育是培养品德,学会做人。前者比较客观,也就无须多言。后者的主观成分多,除了政治因素以外,还有些传统思想和宣传误区作祟。
富家子弟大都是靠老子和败家子,寒门学子大都是刻苦学习的典范……这些事例经常都是按教育的需要选编的,至少是经常强调的。仿佛越穷越光荣,富二代靠家里都不光彩。教育做不到一碗水端平,为了目的不择手段,本身就已经不是教育了,这是穷苦出身的人自己的想法。穷人翻身难,富人就不励志?
方仲永这个反面典型,从神童变成“泯然众人”,书本和老师都归结于他走红以后不再学习不再努力的结果。教育刻意回避命运的说法可以理解,但除了命运实在找不到更靠谱更令人信服的解释。没人不想继续小时候的风光,为了欲望也没有任何人会不努力,努力是人的天性,但努力的结果却只能由运气来决定,不然没穷人了。
运气就是别人对你的认可。才华固然重要,但绝对的惊艳不可能总发生,还是普通的多,所以别人的态度就至关重要。好运就是别人都对你好,你有这财运胡说八道都能赚钱,比如专做虚假广告的那几人。过气的歌星,歌唱的还跟以前一样好,但运气没了,没几个人愿意再花钱欣赏,被后来者取代了,同样好的人多了去了,同样的才华就只能挣点小钱维持生活。过气,实质就是过了运气,才华依旧。
父亲不让仲永继续学习,把他当成赚钱工具,这也是表象,命运来看就是财克了印,影响了学业,父亲也是财。但正如不是谁都非得靠印一样,学习不是每个人的必然经历,有运气不靠学业同样能过好。如果学习就能换来名利,仲永父子都不会放弃学习,任何人都不会——有这捷径谁还工作?辛苦的工作不就是为了名利?没名利怎么会有更好的生活?
还有教科书里古今中外各种励志故事,陆续都有被爆造假的,让人感叹。教育的主观引导性太强,会让有自己头脑的人感觉被人牵着鼻子走,本能产生逆反心理,只能起到一时的“蒙蔽”作用,清醒以后容易全盘抛弃。将教育里面的一切虚假成分都去除,还教育应该有的本来面目,效果会更好。公正客观的教育,才是应该有的,才会让人受益终生。
教育是印,过度的和虚假的教育,就是枭印过重,适得其反,有害了。这时候就需要务实,让社会的现实来纠偏。目前的普遍情况是,青少年时期接受了学校过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导致天真幼稚书呆子,到了壮年中老年时期才逐渐被现实社会教育的成熟起来,人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适应和反省了。
  •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 打赏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