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四大名著”,观佛道两教兴衰,其实佛道是一家
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是传统文学的四座高峰,通过对各种人物和事件的描写,表达了作者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既有很高的文学性,又有很深的思想性。四本经典影响了无数国人,对后世文学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是华人乃至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四大名著
这四本经典虽然描述的历史阶段不同,但书中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进行了影射,都对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了批判。这其中就对佛道两教进行了或正面或侧面的描写,读者可以在文本之中看出作者自己对两种宗教的不同态度,细细品味,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妙处。
入云龙公孙胜
四大名著中最早成书的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那个年代正是战乱四起,民生凋敝之时,作者重点抨击的是朝廷的腐败无能。书中对佛道两教的描述比较中立,和尚道士都有好坏,可能因为作者自己信奉道教,文本中多少还是偏向道教一点,比如开篇的张天师和入云龙公孙胜等,用较多的笔墨表达了对高修大能的崇敬之情。
左慈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与施耐庵基本是同时代的人,据考证还是施的学生,并参与了《水浒传》的编著。因为三国时代佛教刚传入华夏,所以文本中着墨不多,倒是对道教比较推崇,这可能受老师的影响。书中人物张角、于吉、左慈乃至诸葛孔明等,都是深通道术,皆能呼风唤雨之辈,虽然是演义,却也能看出作者对他们的推崇。
镇元大仙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明代人,开始看他的这部作品,会发现书中极尽崇佛抑道之能事,佛教众人一个个形象高大,道教诸神则猥琐难堪。如太上老君偷袭大圣,五庄观镇元子巴结观音菩萨,以及西行路上无数的妖道等等。其实吴承恩本人信奉道教,且精通丹道修行之法,在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道教修炼术语,一般文人根本就写不出来。那为何作者要贬低道家呢,这都是因为当朝皇帝明世宗朱厚熜,这位嘉靖皇帝长时间不理朝政,一门心思修道,每天只知道写青词炼仙丹,整个朝廷在严嵩的把持之下一片乌烟瘴气。看到朝堂上群魔乱舞,而像吴承恩这样的才子得不到重用,于是便把满腹怨气发泄到文章之中,把天庭比作朝堂,把道门群仙比作满朝文武。其实吴承恩对佛教也不是一味吹捧,特别是佛门高层,就有如来佛弟子索贿的描写。在作者眼里,只要是统治阶层,基本上没有好人,包括神仙和菩萨。
一僧一道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中最后成书的,作者曹雪芹清代人,是集明清小说之大成者,其文学造诣达到了一个巅峰。书中对佛道两家没有明显偏颇之处,反而把佛道当成一家,开篇即有一僧一道联袂出场,携“通灵宝玉”入红尘,又有空空道人感悟石头记的文字,给自己改名叫作“情僧”。在曹雪芹眼里,不管是佛家还是道家,都是出家人,都是大彻大悟的高士。虽然文本最后让贾宝玉做了和尚,但这不是曹公本意,但我们估计主人公最后出家是必然的,是和尚还是道士已经不重要了。
佛道一家
综合四大名著关于对佛道两家的观点,其实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只不过是借古喻今,通过对儒释道的描述,来诠释对所处时代各种事物的看法。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品读经典,来对照当下,发现其实都是一回事。
四大名著
这四本经典虽然描述的历史阶段不同,但书中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进行了影射,都对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了批判。这其中就对佛道两教进行了或正面或侧面的描写,读者可以在文本之中看出作者自己对两种宗教的不同态度,细细品味,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妙处。
入云龙公孙胜
四大名著中最早成书的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那个年代正是战乱四起,民生凋敝之时,作者重点抨击的是朝廷的腐败无能。书中对佛道两教的描述比较中立,和尚道士都有好坏,可能因为作者自己信奉道教,文本中多少还是偏向道教一点,比如开篇的张天师和入云龙公孙胜等,用较多的笔墨表达了对高修大能的崇敬之情。
左慈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与施耐庵基本是同时代的人,据考证还是施的学生,并参与了《水浒传》的编著。因为三国时代佛教刚传入华夏,所以文本中着墨不多,倒是对道教比较推崇,这可能受老师的影响。书中人物张角、于吉、左慈乃至诸葛孔明等,都是深通道术,皆能呼风唤雨之辈,虽然是演义,却也能看出作者对他们的推崇。
镇元大仙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明代人,开始看他的这部作品,会发现书中极尽崇佛抑道之能事,佛教众人一个个形象高大,道教诸神则猥琐难堪。如太上老君偷袭大圣,五庄观镇元子巴结观音菩萨,以及西行路上无数的妖道等等。其实吴承恩本人信奉道教,且精通丹道修行之法,在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道教修炼术语,一般文人根本就写不出来。那为何作者要贬低道家呢,这都是因为当朝皇帝明世宗朱厚熜,这位嘉靖皇帝长时间不理朝政,一门心思修道,每天只知道写青词炼仙丹,整个朝廷在严嵩的把持之下一片乌烟瘴气。看到朝堂上群魔乱舞,而像吴承恩这样的才子得不到重用,于是便把满腹怨气发泄到文章之中,把天庭比作朝堂,把道门群仙比作满朝文武。其实吴承恩对佛教也不是一味吹捧,特别是佛门高层,就有如来佛弟子索贿的描写。在作者眼里,只要是统治阶层,基本上没有好人,包括神仙和菩萨。
一僧一道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中最后成书的,作者曹雪芹清代人,是集明清小说之大成者,其文学造诣达到了一个巅峰。书中对佛道两家没有明显偏颇之处,反而把佛道当成一家,开篇即有一僧一道联袂出场,携“通灵宝玉”入红尘,又有空空道人感悟石头记的文字,给自己改名叫作“情僧”。在曹雪芹眼里,不管是佛家还是道家,都是出家人,都是大彻大悟的高士。虽然文本最后让贾宝玉做了和尚,但这不是曹公本意,但我们估计主人公最后出家是必然的,是和尚还是道士已经不重要了。
佛道一家
综合四大名著关于对佛道两家的观点,其实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只不过是借古喻今,通过对儒释道的描述,来诠释对所处时代各种事物的看法。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品读经典,来对照当下,发现其实都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