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五大军师大家知道是谁不?
《太上北斗真经》云:“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
真的投胎人身不容易,爱惜生命,不然去地府里也不好过。
有的人“虽遇经诀,怀不信心。”虽然得闻正法,但是却不肯相信。
大家要知道,修道是很难得的福报。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缘修道的。学道修道,是很难得的事情,需要有很深的善缘,才能有机会熏闻正法。
道家奇才五大军师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缘修道的。学道修道,是很难得的事情,需要有很深的善缘,才能有机会熏闻正法。
《玉皇宥罪锡福宝忏》云:“愿道根深重,夙有善缘。”
所以《北斗经》也说:“如是真君名号,不可得闻。凡有见闻,能持念者,皆道心深重,宿有善缘。”
那么如何才能培育这样的善缘呢?
《太上洞玄灵宝出家因缘经》云:
夫修道者,或先世建立灵观玄坛及诸精舍,圣真仙迹广修堂殿,造诸形像,真应化身,庄严供养,抄经讲说,诵念流通,开悟人天。或先世舍施国城妻子,头目髓脑,金银珠玉,绫罗锦绮,车马僮仆,卧具服饰,玩弄器物,入三宝中,用作诸福田。或先世持斋奉戒,礼拜烧香,行道赞诵,谢罪除愆,常行善愿,不舍须臾。或先世放赎生命,救济贫穷、囚徒老病,及诸鸟兽,盲聋六疾,一切众生。或先世救疾治病,活诸危苦已死之人。
或先世广读经论,讲说教化,劝奖童蒙,令知善道。或先世种植果林,道边立井,造作舟梁,济度一切。
或先世大设义田,施衣及食,饥寒病苦,虫鱼鸟兽,一切贫穷,皆令饱足。
或先世建立义堂,愍念寒热,施浆及火,救助行旅,使得安居。
或先世所在发心,平等一相,广化男女,劝助道场,立观度人,写经铸像,授经传戒,礼拜烧香,然灯念诵,布施忏悔,开悟群迷。
或先世忠贞仁孝,助国兴化,正直清廉,淳和良善,不损于物,安乐众生。
或先世为君,大行慈善,卑宫菲食,怜念人民,平等万物,国土安宁,而诸恶未尽,众善未圆,功名虽着,不得迁升,随其高下来生人中,更值经法,而得修道。
或七祖积福,庆流子孙。或见世立功,名闻诸天,非起一朝而得之也。
很久之前就听过鲁迅先生一句话:“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道家”上溯黄帝,至老庄形成学派,上下五千年,对中国文化影响之深,称为“中国的根柢”并不为过。历史上的道家高人层出不穷,如:
☯ 五大军师:经天纬地之才
说起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道家人物,除老庄外,首推五大军师:姜子牙、范蠡、张良、诸葛亮、刘伯温。
1.姜子牙上承黄帝之学,早年曾隐居辽东修道数十年,后与周文王、周武王风云际会,以军师身份灭商兴周,是道家文化早期奠基人之一,也是公认的“百家始祖”。
2.范蠡世称“陶朱公”,他辅佐越王勾践,实现“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奇迹,功成身退后经商成为巨富,后人尊称“商圣”。范蠡的老师计然,为老子门下“玄元十子”之一,故范蠡之学当直接传承自老子。
3.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的功绩就不用多介绍了。张良功成后从赤松子云游修道,不知所踪。
后来道教创始人张道陵自称张良八世孙,以留侯家庙为天师祖庙,至今香火不绝。
诸葛亮、刘伯温更是民间崇拜的两大神人,被视为“智慧化身”,分别留下了《马前课》《烧饼歌》这样的惊世预言。
☯ 入世高人:济世安民之心
除五大军师外,道家还有不少以出世之心入世救世的高人。
1.淝水之战东晋取胜的第一功臣、东晋名相谢安,所谓“安石不出,奈苍生何”?
2.南宋末年,以七旬高龄万里迢迢穿越沙漠,劝成吉思汗“止杀”的丘处机。
3.南梁时的道教茅山宗祖师陶弘景,帝王将相均奉若神明,时常求教,号为“山中宰相”。
4.一代诤臣、初唐名相魏征,早年当过道士,后出山辅佐唐太宗,开启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5.如中唐高道、辟谷大师李泌,辅佐三代帝王,指点江山、戡乱扶正,功成后归隐名山,继续修炼。
以上这几位,虽不曾辅佐明主开创基业,但同样怀有济世安民之心,做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 艺术奇才:心无尘,境自出
古今无双的几位艺术奇才,也都是学道之人。
1.“书圣”王羲之,出生于东晋世家大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
王羲之虽以书法名世,但和好友谢安一样心存救世之心。他常以诸葛亮自勉,推崇他的“以天下为心”,但同时又难舍“逸民之怀”,晚年归隐修道。
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若无道家的根基,恐难达此一境界。
2.与王羲之相似的是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画圣”之外,吴道子又有“吴道真君”、“吴真人”等称谓。其绘画艺术与道家修为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密不可分。
3.“诗仙”李白也是位不折不扣的道家中人,大唐国师、道教茅山宗宗师司马承祯一见到他,就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级之表”。
赐金放还后,李白即归入茅山上清派,被道教中人呼作“太白李真人”。李白文武双全,“功成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是其一生的追求,这也正是道家“以出世之心入世”的信仰写照。
☯ 科技先驱:东方的一抹曙光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
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对中国科技史有兴趣的人,可以从道士的著作中找到许多资料。
道家中人都可称为中华民族的科技先驱。
道家奇才五大军师
1.东汉名道、炼丹家、化学家魏伯阳,著有《周易参同契》一书,李约瑟博士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有专题介绍,为世界瞩目。
2.东晋名道葛洪,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著有《抱朴子》《肘后方》等。
屠呦呦大家知道么?据说,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肘后方》曾给了她一些灵感。
3.两晋时期名道郭璞,是公认的风水学鼻祖,且以博学多闻著称,其注解的《山海经》已成古地理研究者必读书。
4.南北朝的祖冲之,不仅是数学大家,也是天师道世家,著有《老子义》、《庄子义》等参道之书。
5.唐代名道、预言家李淳风,世人只知他的《推背图》,却不知他还是天文学家,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力定级的人,同时也是数学家,编定、注释了著名的《算经十书》。
还有很多,如此看来,道家真不愧为中国古代科技之集大成者。
☯ 中医名家:由医入道,十道九医
当然,道家与中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所谓“十道九医”,并不是夸张的说法。
不会医术不足以为道,而最早的中医都被称为“道医”。
1.东汉末年的神医、麻沸散的发明人、“外科圣手”华佗,就是一位著名的“道医”。
2.与华佗齐名的董奉也是道士,称“杏林真人”。
3.唐朝“药王”孙思邈,著有《千金方》,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
孙思邈是一位道行高深的道士,他精研老庄,通百家之说,堪称中国道医文化之集大成者。
4.《本草纲目》的作者、明朝名医李时珍,最早因为道医治好了他的病而迷上医学。
在他父亲行医的“玄妙观”接受了最早的医学启蒙,后又遍访名医名道,终成一代医林大师,晚年自号“频湖山人”,潜心修道。
道教的处世智慧,“光而不耀”。
道教很低调,所以这些历史名人我们很多人几乎不知道他们是道士,但是他们为我们炎黄子孙做了很多贡献。
我们去茅山听杨世华讲经的时候,我记忆犹新的一句话是:道教是高尚的信仰。
道教教诲我们:
尊道贵德,天人合一
敬天法祖,寻仙访道
天人感应,天道承负
上善若水,柔弱不争
清静寡欲,自然无为
我命在我,不在天地
忠孝节义,仁爱诚信
仙道贵生,济世度人
这些道教劝善经书:《太上感应篇》、《关帝觉世真经》、《吕祖说三世因果经》、《功过格》、《文昌帝君阴骘文》 这些经书大家可以读读。
  •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 打赏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