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天星,焉知地理?
北宋初年,静道和尚之入地眼,是不可多得的风水经典,我天资愚笨,现谨将入地眼全书龙法卷三之穴观风水朝向抄录如下,以示恭敬。
山谷平洋本有龙,阴阳交合认仙踪。藏风聚气为真穴,风吹水劫寿丁穷。
平洋须得水,山谷要藏风。莫把水为定穴,但求穴里藏风。到此着眼须仔细,定要穴傍裹重重。凹风射穴,定有翻棺之验。左右无包,定主白蚁满棺。案若低微,则风吹骸骨往上。穴若仰几,则风吹骸骨往下。得水藏风之处,体魄自然安慰。风吹水劫之地,不免水蚁满棺。葬乘生气,则观风水之来去。无护则风来,水来则风去。风来凶,水来吉。风来则生气散而穴寒。风去则生气凝而穴暖。暖则丁财两旺,寒则子孙俱穷。
高山不论水,平地不怕风。无水亦无财。有风骸不安。风者耗散神气之物。高山属阴,阴常凝,故艮风以散气。平地属阳,阳常散,故得水以收气。江河湖海是平洋,风水元来别有行。避风避水真砂地,风吹水劫寿不长。
又辨:平洋之地不怕风,切不可信。庸师往往借此言之。然此不怕者地面之风耳,亦有前后左右,有高梗或田坎,高起尺余,方可下穴。
倘四周全无半点护卫,一个光突,也是不怕风乎?
倘若就身有小涧长坑,即风来吹穴,尤为深忌。盖平洋之坑风,即高山之鼎风也,慎之慎之。
水由地中行,而风乘之则来,名曰地风。朝前之水直去,龙虎相对而长,则肋下之风必反吹入面前低案。远则不顾,当胸吹来,名剪刀风,主无人丁。
天有阳风,地有阴风。天风者阳风也。风从山谷而起,则易起易散,其力缓,非龙不猛。雨从云起,山气上升而成云,云盛则成雨。风与雨随大地之气而变。阳气盛则生风,阴气盛则生雨,阴阳两盛而相薄则风水骤至。地风者阴风也,风在地中藏,则难消难灭,其力急,非尸不侵,湿从地卑,地气下降而生水,水盛则生蚁,蚁与水则秉阴阳之脉气而生。地气弱则生水,脉气无则生蚁,地脉两衰而无气,则风蚁两全。地气贯尸而不贯冢,山川朝冢而不朝尸。(所以人家安葬后多有兴祸者。时师不识真窍,用长生水法与人立向,只知左旋右旋,动手就错,祸不旋踵。得道者将碑石改推,改过字向,则祸消福发,此可知贯尸朝冢之真验也。)
  •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 打赏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