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天星,焉知地理?
北宋初年,静道和尚之入地眼,是不可多得的风水经典,我天资愚笨,现谨将入地眼全书龙法卷三之四真三法抄录如下,以示恭敬。 四真者,真龙真穴真砂真水也。(看地只要求此四真,四者既真,根本立矣。) 三法,高不斗煞、低不犯冷、闪不离脉。(点穴只要此三法,则气真穴暖。) 何谓真龙? 穴顶一线之脉 ,如丝如带,若隐若现,滴落穴内,此真龙也。(要有龙虎卫穴,方是真龙,世人不明乎此,徒讲后龙,何益哉?) 何谓真穴?
葬口上下之间有球,有檐,如覆如仰,生气融结,此真穴也。 何谓真砂?
蝉翼,牛角是也。穴无蝉翼以蔽于后,则其气寒。穴无牛角以抱于下,则其气散,此二者所以为真砂也。 何谓真水?
虾须、蟹眼、金鱼是也。穴上无虾须之分水,则怕淋头。下无金鱼蟹眼之合水,则忌割脚,三者所以为真水也。 真龙既降,真水夹抱,天星汹突,必有真穴。立穴之法,必有真砂,真砂既应,穴正无差。砂关两路,水对三叉,合之可知四真之有关于生气矣。 破球谓之斗煞,盖脉强而不知饶减,或脉缓而过于吞之故也。(上是有心斗煞,下是无心斗煞。)破檐谓之犯冷,盖脉柔而不知吞缩,或脉急而过于吐之弊也。(上之犯冷,是不用心。下之犯冷,是过用心。凡点穴时,不用心不可,过用心亦不可。) 宁伤其穴,莫伤其龙。伤穴冷退,伤龙致凶,此可知吞吐之不可不慎也。(非也,若是祖山,上上下下乱葬。)欲得挨闪之法,则来有股明股暗,不可不审。到有先到后到,不可不辨。气有先到,不可不挨。挨闪得宜,则气可乘矣。 收砂收水,葬法之主,或左或右,随砂水住。(此四句得扦地大窍。)不但明界与暗界,先到必须挨。若会明暗挨闪之法,左右任君裁。合之可得偏正挨闪之法矣。龙无脉不成,脉现则成龙。穴无气不成,气现则成穴。细软活动者为脉,脉爱其清。(龙脉宜清。)露肉露唇者为气,气受其肥。(穴得气肥,肥字得力。)认脉可以观龙,识龙可以点穴。(地遇此足矣。) 气之现亦不一,有穴后见者,有穴中见者,有穴下见者,有左右见者。穴后见者皮球,(气注于上。)穴中见者凑球(气注中也。)穴下见者就气,(气注下也。)左右见者挨生。(气闪左,左为生。气闪右,右为生。)上观其脉之来,下观其气之受。上以盖胎言,下以乘胎言,傍观其界,以夹胎言。阳来取球,阴来取窝。葬顶休伤脑,(取球不可斗煞)葬窝莫破唇。(取窝不可破唇犯冷。)此可得气胜形状之附于此矣。 凡习地理者,明了四落,认气认脉,点穴不差,四真三法,一路讲来,果得其要,则地不求发而自发矣。俗士云:寻龙十年易,点穴百年难。虽是两句淡话,想来看地的一生一世不能扦一穴。古人云:人生不满百,那有许长寿。若依贫衲言,寻龙真不易,点穴亦非难。衲见视七尺深穴土,此不足为奇。乃得神龟点化,累见有龙之地方才有穴,若是无龙则无所矣。 凡点穴,先看入首束气处。气从何处来,何处止,脉气不上不下,不左不右,穴点其中矣。此正来正受。如人有上停中停下停,三停之穴,在上点上,在中点中,在下点下。又看两旁偷结闪结者为怪穴,如人身之上不在顶门而在太阳。又看龙之缓急,急来点下,缓来点上,不急不缓,点其中间。急者如人雄勇力大,上不能受穴,穴在下三里点之。缓者如人微弱力小,气不足也,穴在上项门点之。不急不缓者,如人温和不急不缓,不强不弱,空在中窝,从中点之。将人之穴比山,龙之穴则易点,眼目则易明。凡有穴之处,总不离窝钳乳突四字。又有一金星开窝结穴,无乳突有弦棱,即于弦棱点之。龙不束气,穴亦无龙。有束气穴不糊,有穴自然束了气。无穴无龙山是孤。古人看地而重在龙,龙未尝不重,而拘禁太多,要取阳龙阳水阳向,阴龙阴水阴向。阳水阳向,阴水阴向。此一定而不可移易者也。但龙最是难拘,行龙之元屈曲,转东过西,怎能拘得净阴净阳?衲见有阳龙来阴水阴向,多发。又见阴龙来阳水阳向,更兴。是以龙不拘阴来阳来,总在到头一节,结局后来龙束咽过小峡处为主,此是真龙,其余都是闲谈。 凡龙结穴,必要有束咽才是真龙。无咽则无穴,无穴则无龙。 何谓束咽? 如人之颈气从颈内一上一下,由咽孔鼻而进出,上贯老顶,下止丹田,一呼一吸,生生不已。而龙之有咽,则地气贯于穴,穴得地之气,如人得生气矣。古先师云:葬乘生气,脉认来龙。此得看地之真诀。若见有束咽处,总以地盘格之。若正脊在子上,是谓子龙,为单清。若一半在子,一半在壬龙,此为双清。又如一半在子,一半在癸,亦是双清,为子癸龙。此三龙相兼,是兼得的,可用。如壬龙一半是壬,一半是亥,此是八煞龙,是兼不得的。壬纳于离,离怕猪。亥属猪,故为八煞,先贤所忌,切不可用。二十四龙俱以此格之。 龙有双来单来者,单来者为单清过脉,为龙之上吉。双来者次之。若兼八煞来者,则犯军流绞斩绝灭,不可不慎,至嘱至嘱!
|